要通过搭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改善存量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从而整体提高劳动力要素的边际产出水平,使我国人口素质红利优势加速形成。
——————————
(资料图片)
日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人口发展新常态作出分析研判,并首次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论断。
如何理解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我国新的人口机会在何处?日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基本国情,但要看到,人力资源丰富依然是我国的突出优势,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的窗口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支撑。
我国人才红利效应正在形成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对此,关博结合数据分析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我国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红利效应正在形成。”关博表示,人口受教育年限、劳动生产效率和人口健康素质的提升,能够不断塑造和释放新的人口红利空间。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有助于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也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关博看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人口政策的核心目标,实现长期均衡发展要考虑多重结构性因素的“再平衡”。
他解释说,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人口老龄化过程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为此,应加快完善“一老一小”的民生保障,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维持社会总体活力,稳定劳动力要素的必要投入水平。
在人口素质结构方面,要加快积累人力资本,加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优势”的转变。
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提升劳动生产效率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稳定增长期,在劳动力要素方面不完全与人口数量红利期叠加,而更多依赖于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关博结合近年来学界对于“劳动生产率重于生育率”的论证结果说,只有将高质量劳动力供给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才能持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并改善全要素生产率。
如何立足人口规模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高质量劳动力供给?关博认为,要着力提升新增劳动力的供给质量,注重强化新成长劳动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把学历教育、技能提升、就业培训统一起来,为广大在职劳动者提供普惠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同时,强化技术创新具体落地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为高质量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空间,使高素质劳动力与先进生产能力密切结合。
他同时提到进一步挖掘劳动力要素和人力资源利用潜能的重要性。这也是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强调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要充分预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产生的深远影响,形成更加有序高效的劳动力要素配置和流动机制,充分调动大龄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使我国人口数量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关博建议,要通过搭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改善存量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从而整体提高劳动力要素的边际产出水平,使我国人口素质红利优势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