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企业ESG系列报道
多数银行ESG报告中均披露了在2022年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实践及相关数据
(相关资料图)
不同银行的ESG披露框架不一、披露数据不够全面的问题,使得ESG报告内容可比性不强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ESG在国内也呈加速发展趋势。
截至2023年5月,已有多家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恒生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陆续披露了2022年ESG报告。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意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金融机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不仅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发展,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支持经济建设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金融机构如何践行ESG理念、强化ESG信息披露,是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成员,其对ESG的践行状况值得关注。
通过梳理多家银行的ESG报告,能够发现银行在ESG实践中的高频关键词。
绿色金融
国家鼓励银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加强气候风险管理和推动排碳市场定价的作用,以绿色金融为重要抓手,支持有序绿色转型和可持续金融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银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培育新的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
绿色金融内容按业务分类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安排。
多数银行ESG报告中均披露了在2022年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及相关数据。
在绿色贷款方面,工行的绿色贷款余额为39784.58亿元,农行为2万亿元以上,中行接近2万亿元,交行超6000亿元,邮储接近5000亿元,江苏银行超2000亿元,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两家超1000亿元。
多数银行均披露了绿色债券发行及承销情况,但披露口径并不一致。
关于绿色债券发行,2022年,中行境内外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877亿元,排名中资银行第一;在全国银行间市场的绿色债券发行,交行累计发行300亿元,农行发行200亿元,工行发行100亿元。
关于绿色债券承销,中行全年承销境内、境外绿色债券规模分别为2,595.29亿元人民币、289.85亿美元;工行累计主承销各类绿色债券67只,主承规模563.38亿元,募集资金2,248.40亿元;农行共承销绿色债券56期,募集资金666亿元;邮储绿色债券累计承销规模117.70亿元。
工行发行了14只以生态环境、新能源、ESG、碳中和等为投资方向的基金。
农行存续ESG主题理财产品合计43只,时点规模合计490亿元;截至2022年年末,绿色租赁资产余额551亿元。
中行共开发绿色保险产品85款,承担保险责任约1656亿元。
北银理财携手中债估值中心联合发布“中债-北银理财绿色发展风险平价指数”,为投资者进行绿色主题资产配置提供投资参考和业绩比较基准。
通过对比分析报告,我们发现,大部分银行都能披露绿色金融相关量化数据,但采用的统计口径及范围不一,如绿色债券发行与承销情况采用的统计口径不一,还有计算碳排放时部分银行计算范围仅限为总部,部分银行则涵盖集团总部及分支机构。
普惠金融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成员,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稳定器。
普惠金融的核心发展理念在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红利共享,其关注民生、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发展普惠金融是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多数银行ESG报告中均披露了在2022年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及相关数据。
国有银行凭借自身庞大的客户资源、网点数量优势,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延伸供给广度。2022年,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89.94亿元,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工农中及邮储四家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显著高于其他银行,且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各家银行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发展都各有侧重和亮点。
工行深化数字普惠发展,数字普惠业务余额超1.2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33001.96亿元。
农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89.94亿元,并且注重将普惠信贷资源向东北、西北地区倾斜,优先保证信贷规模,加强信贷投放,有力助推区域发展。
交行不断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报告期内,向总行定点帮扶县投入金融帮扶资金22298万元,增幅500.95%。
除国有大行之外,江苏银行涉农贷款超2300亿元,同比新增近300亿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5000户,成功发行100亿元三农金融债专项用于“三农”领域信贷投放。
员工现状
员工是ESG社会维度中的重要评价指标。商业银行应注重员工的多元化、提高包容性,并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提高员工关怀。这包括将商业银行的管理职位向任何具备响应能力的人开放,而不论他们的性别、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如何。
在披露的ESG报告中,恒生银行在员工领域的披露最为全面和详细,其在员工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员工学习与培训、员工晋升、员工关怀等方面都有具体的阐述,并且除了定性描述外,还有丰富的定量指标。例如,恒生银行在员工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披露,截至2022年12月,恒生银行董事会成员的女性比例为69%,高于董事会按照本行《董事会多元性政策》制定的进取目标,即最低40%。
邮储、交通、农业、中国、光大、江苏、南京银行的报告中也披露了员工领域的定量指标,包括员工总数、员工性别比例、少数民族员工数量、不同学历员工人数比较、员工平均培训时长、员工流失率等。
报告质量
在治理方面,报告中,多数银行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管理(推进合规经营)、信息披露(回应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关切)等方面说明了公司的治理安排,但多为定性描述,缺少定量指标的评价与分析。
报告显示,多数银行都在2022年度进行了ESG合规文化的培育和合规本领的培训,并表明了银行高层对ESG建设的支持态度和立场,探索将ESG理念融入全行公司治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
目前来看,银行的ESG意识正在不断提升,信息披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存在不同银行的ESG披露框架不一、披露数据不够全面的问题,使得ESG报告内容上可比性不强。同时也存在ESG报告以正面定性描述为主、定量数据缺乏、负面披露有限的特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全面性有待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