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亿纬锂能收到深交所关于其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问询函。在问询函中,深交所对亿纬锂能本次可转债募资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关注,如募投项目技术路线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在持有较多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情形等,并让其对相关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亿纬锂能在去年12月9日提出了此次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70亿元的预案,在今年3月28日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并在5月份发布了申报稿,并于5月25日获得了深交所的受理。
申报稿显示,亿纬锂能本次可转债70亿元募资主要投向两个方向,分别是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一)和21GWh大圆柱乘用车动力电池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二);预计项目一及项目二达产年后的毛利率分别为16.13%、18.64%。
(相关资料图)
但申报稿同时显示,拟生产产品需通过客户验证才可实现销售并产生经济效益。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客户验证流程,不能通过验证的风险较小;但如果发生客户及市场需求变化、客户原因导致验证周期延长、客户应用场景变化等情形,将会给正在进行的产品验证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募投项目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对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亿纬锂能补充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所涉产品取得客户验证的最新进展,以及是否存在不能通过客户验证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并结合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其他动力储能技术路径发展情况,说明本次募投项目技术路线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此次募投项目与其2022年的募投项目存在部分雷同的情形。公开信息显示,亿纬锂能在2022年11月曾通过定增方式募集了9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前募项目一)、HBF16GWh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的投资。截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两个项目的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仅分别为37.83%、49.01%。
其中,前募项目一与本次项目二在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方面基本一致。但前募项目一投资总额为43.75亿元,达成后将形成年产20GWh大圆柱电池产能;项目二投资总额为52.03亿元,达成后将形成年产21GWh大圆柱电池产能。两相比较,项目二单位产能的投资金额明显高于前募项目一。为此,深交所让亿纬锂能解释原因及合理性;并关注本次募投项目与亿纬锂能前期可比项目及同行业可比公司项目单位产能投资金额是否存在明细差异,如是,请说明差异原因及合理性。
公开资料进一步显示,亿纬锂能近年来频频出现再融资情况。除了上述的在2022年11月定增募集90亿元外,亿纬锂能还曾在2019年4月定增募集25亿元,2020年10月定增募集25亿元。此外,记者留意到,在2022年12月9日披露的本次可转债募资预案中,该公司董事会曾作出如下声明:“自本次创业板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被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确定是否实施其他再融资计划。”
为何该公司的的再融资需求如此密集?对此,记者本欲连线该公司进行求证,但该公司年报中披露的无论是董秘江敏还是证代杨慧艳的办公电话,均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实际上,在该公司频繁再融资的背后,其流动性资金并不短缺。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2018年-2022年,亿纬锂能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1.22亿元、20.97亿元、38.04亿元、68.09亿元、89.79亿元。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其货币资金余额更是高达92.6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36.96亿元。
一边是流动性资金较为充沛,另一边却是近年来每年均大举再融资(除2021年外),此次可转债募资项目更有部分与2022年雷同,且2022年的募投项目资金使用进度还不到5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亿纬锂能的再融资动机确实不能不让市场产生怀疑。
为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强调,在前次募投项目尚未实施完毕,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且持有较多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情况下,短期内再次进行融资并扩产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哪里?是否存在过度、频繁融资的情形?
此外,深交所还关注到,截至2023年3月31日,亿纬锂能其控股子公司尚有879950.27平方米的房产正在申请办理产权证书。因此,要求公司说明尚未取得产权证书房产的具体用途,办理产权证书的最新情况,是否属于核心经营资产,后续办理产权证书是否存在障碍,是否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是否存在被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的风险。
记者留意到,亿纬锂能最近一次申请可转债融资发生在2017年,计划融资8亿元拟投向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但该次可转债融资申请最终因没有获得中国证监会的通过,而以失败告终。